又走了一段路,秦始皇生病了。大臣們知道他的脾氣,誰也不敢當面提起重病死亡一類的事情。沒過多久,秦始皇在沙丘病逝,終年五十歲,這一年是公元前210年。臨終之前,他曾經寫信讓大徵信兒子扶蘇回來,但卻被趙高等人改了遺詔,謊稱立公子胡亥為繼位人。他們又寫了一封信給扶蘇,指摘了一堆罪狀,勒令他和蒙恬自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即位,更變徵信本加厲地進行殘酷統治,終于斷送了秦王朝的江山。

    當年秦始皇尋仙時,據說有人曾經從神仙那里求來一道旨意,上面說徵信“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就認為北方的胡人是最大的威脅,于是派蒙恬率軍去攻打他們。但當秦朝滅亡后,人們解釋說這里的“胡”指的就是秦二世胡亥。

    尾聲:一個徵信帝國的陵墓

    此后兩千年,在歷代中國人的心目中,與其說秦始皇是一個人,倒不如說是代表著皇帝的符號。這不僅僅因為他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更因為在他的身上集中了一些最富典型意義的皇帝特質。權力、威嚴、專制、暴虐……所有這些都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翻開史籍,人們發現他并沒有留下多少關于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記錄,五十年的人生道路中也很難尋找到一絲徵信情感的痕跡。他的一生似乎只與權力有關:獲得權力,使用權力,失去權力。他用權力在中國大地上留下了許多有形或者無形的痕跡,也讓自己的人性完全被掩蓋在權力的光芒之下。到今天,人們也只能從這些痕跡中去感受這徵信位帝王的人生道路,并以復雜的心情回顧著他給中國和后代中國人帶來的無法抹去的影響。

    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對秦始皇陵的進一步勘測,人們對這座神秘墳墓的興趣也與日俱增。許多人希望打開這座陵墓,看看徵信千古一帝的真實面目,也有許多人希望保持它的原貌,讓秦始皇繼續靜靜地沉睡下去。兩千多年來,關于秦始皇陵徵信被盜的傳說層出不窮,曾有傳說在秦始皇去世不久,項羽就掘開了秦始皇的墳墓,但卻沒有什么證據可以證明。許多人猜測,當年項羽只是燒掉了秦陵的地面建筑,而地宮并沒有被破壞。

    中國的盜墓史幾乎和墓葬史同樣悠久,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生前叱咤風云的人物去世后都無法避免被盜墓徵信賊打擾。千百年來,盜墓賊們實在沒法打開的著名墳墓大概只有武則天、李治合葬的乾陵以及秦始皇陵。乾陵沒有被徵信盜是因為修得實在太結實,而如果秦始皇陵真的沒有被盜過,除了修得過于龐大之外,最大的功臣恐怕就是墓葬中所含的大量水銀。按照測量結果,秦始皇陵地宮區域的汞含量高出其他區域上百倍,這種有毒物質成了秦陵地宮最強有力的保護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a37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