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劉邦真的做了皇帝之后,就覺得當年的約法三章過于簡單,遠遠不能適應新王朝處理各種事件的需要,于是讓蕭何制定了九章漢律,成為一部成熟的法典。

    徵信

    劉邦的態度贏得了關中百姓的好感,人們爭相帶著牛羊酒食去犒勞他的軍隊,但劉邦卻謝絕說:“倉庫里的糧食還多,不用勞煩百姓。”這使得父老鄉親們對他越發欣賞贊嘆,所有徵信人都盼望這個廉潔、寬厚、不擾百姓的人成為關中的新統治者。但面對亂世中瞬息萬變的局勢,他們也很擔心會再發生什么變故。

    結果這種令人擔心的變故很快就徵信到來了。在擊潰了秦軍部隊之后,項羽也提兵攻入函谷關。他聽說劉邦要在關中稱王,不禁勃然大怒,打算動手消滅劉邦。隨后就發生了著名的鴻門宴事件,它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政治事件之一。在這段歷史插曲里,徵信劉項雙方各有幾名身份相似的人出場,他們分別是劉邦一方的曹無傷、張良、樊噲和項羽一方的項伯、范增、項莊。雖然身份類似,但最終起到的作用和結果卻有天壤之別。這場較量可以看做是劉項爭斗的縮影,前者的勝利和后者的失敗似乎從這時起就已經注定了。

    鴻門宴

    在兩千多年前混亂的中國大地上,曾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徵信對陣的雙方領袖,一個是莽撞的英雄,一個是聰明的無賴。較量的結果,無賴獲得了天下,英雄獲得了傳奇。楚漢相爭的故事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其中幾乎所有的細節都以各種藝術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盡可以為項羽的徵信失敗扼腕嘆息,但劉邦之所以能取得最終勝利,必然也有其背后的原因。如果用道德標準來衡量,或許劉邦一無是處;但徵信如果用政治家的標準來衡量,他卻是一個卓越的領導者,一個成功的皇帝。

    當時劉邦的軍隊只有十萬,項羽的軍隊卻有四十萬。面對來勢洶洶的項羽軍徵信隊,許多人都猜想未來將是項羽的天下。為了提早給自己做打算,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悄悄派人去對項羽說:“劉邦接收了秦國的珍寶,打算任命子嬰做相國,自己在關中稱王了。”項羽一聽大怒徵信,整頓軍隊犒勞將士,打算第二天就去打劉邦。

    任用三杰漢史紀:高帝置酒洛陽南宮,曰:“通侯諸將試言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嫉賢妒能,戰勝而不與人功,得地而不與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