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時代里,許多人都稱帝稱王,說自己是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但他們都先后走上了失敗或者歸降的道路。只有劉秀憑著自己的才干和人格力量將其他勢力一一吞并,到建武十六年,他終于統一海內,徵信建立起了漢室中興的事業,向世人證明他才是這個亂世里真正的英雄人物。

    英雄與群雄的區別

    平定了赤眉軍之后,北方的漁陽太守彭寵自立為燕王,還打算拉攏上谷太守耿況一起脫離劉秀的管轄,但徵信耿況沒有同意。在得知消息后,劉秀派出耿況的兒子耿弇作為主將率兵前往漁陽。但耿弇卻在行軍路上想到自己的父親居于上谷,而且曾和彭寵有過來往徵信,自己理應避嫌,他認為耿家沒有子弟留在洛陽做人質,所以自己理應回去。于是他上書請求調回洛陽,由副將代理他的職務,但劉秀拒絕了他的建議,復信讓他打消徵信顧慮。與此同時,耿況也接到了耿弇請求他聯合中央軍隊夾擊彭寵的書信。于是他一邊派耿弇的弟弟耿國前往洛陽,一邊派次子耿舒率軍抵御由彭寵借來向上谷進軍的匈奴軍隊。耿舒徵信很快獲得勝利,彭寵只好退守漁陽。

    就這樣,擁有宗室出身,并受過良好教育的劉秀充分顯示了自己善于用兵和用人的長處,平定了許多弱小勢力,最后只剩下隴西的隗囂、河西的竇融和蜀地的公孫述三路強勁的敵手。由于路途遙遠,后漢的實力有限,劉秀不可能三面同時出擊,只能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聯合其他勢力,希望能將它們逐個徵信消滅。

    劉秀首先向隗囂示好。起初隗囂接受了來自洛陽的誠意,并和公孫述決裂,限制了蜀地勢力向北發展,但后來他卻改變主意,派出后來成為東漢名將的馬援前往蜀地聯絡。徵信

    馬援本是公孫述的同鄉,少年時兩人曾有私交,但當他見到自立為帝的公孫述時,卻發現這位多年前的老友已經變得派頭十足。公孫述擺出了隆重的儀式和場面歡迎馬援,但馬援卻從這熱鬧的場景背后看出了公孫述如井底之蛙般短淺的目光。他推辭了公孫述任命他為大將軍的好徵信意,回隴西后建議隗囂和洛陽交好。于是他又被派往洛陽,在這里他見到了穿著便服、身邊沒有衛士陪伴的皇帝劉秀。后者熱情而謙和的態度給馬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判斷出劉秀會成就一番大事業,是一位有抱負、有能力的真正帝徵信王,而公孫述只不過是暫時得勢而已。在馬援看來,不單君主會挑選臣屬,臣屬也會在亂世中選擇合適的君主。而劉秀也表現出了對馬援的極徵信度欣賞,這次在洛陽的會面奠定了他們日后合作的基礎。

    除了馬援之外,隗囂的另一位大臣班彪也認為劉秀是實至名歸的天子,而隗囂則注定了沒有資本去和他爭奪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