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個茶謎,也很有趣,謎面為:生在山裡,死在鍋裡,埋在罐裡,活在杯裡。謎底為:茶葉。

這個謎語,形象生動,頗有創意。茶本來生長在山裡,茶葉采下後,投入高溫的炒茶鍋殺青炒制,茶葉的生命活動停止,制好的幹茶,貯藏於茶葉罐中。幹茶放入茶杯,經開水沖泡,芽葉舒展,宛若新生。

●字形和讀音的確立

最古老的字是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呢?歷史上字的字形、字音、字義變化多端,有很多異名、別稱、雅號,如荼、檟、荈、蔎、茗、皋蘆、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還可以通用。

 “,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時字是多音多義字,不僅僅代表茶。字,最早見於《詩經》。《詩經?鄴風?穀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之句,這裡的是否指,後人推考說法不一。

最早明確字包含有茶的意義的是《爾雅》,晉代郭璞在注釋《爾雅?釋木》中賈,苦荼時注明: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這段注釋說的就是茶樹的特徵。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荼,苦茶也。”“即今之字。在陸羽撰寫《茶經》中,對茶的提法不下十餘種,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茶之史:一部茶香四溢的文化史字由來:草木之中有一人(2

檟(ji),是從木的古字,指茶樹。

荈(chun),從草,是專指晚采的茶葉。

蔎(sh),是古時四川西部茶的俗語。


茗,據說是雲南某地區的之土音,大約在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現在與字通用,為茶的雅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