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鑒:中國各地名茶 竹葉青

竹葉青

●歷史淵源及發展

竹葉青又名青葉甘露加盟茶飲,屬於扁平形炒青綠茶,產于山勢雄偉、風景秀麗的四川省峨眉山。峨眉山產茶歷史悠久,竹葉青茶與佛家、道教的淵源甚長。茶之興盛,隨世而進。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因為長時間的坐禪容易使僧徒們疲倦、困頓,而茶因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等功效,因此成為最理想的飲料。據《峨嵋讀志》載:峨眉山多藥草,茶尤好,異於天下;今水寺後的絕頂處產一種茶,味初苦終甘,不減江南春采。宋代詩人陸游有詩曰:雪芽近自峨眉得,茶予茶不減紅囊顧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萬年寺)種茶萬株,加盟茶飲採制入貢。

現代峨眉竹葉青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創制的名茶,其茶名是陳毅元帥所取。

19644月的一天,陳毅元帥一行途經四川,來到峨眉山時,在山腰的萬年寺休息。老僧泡了一杯新采的綠茶送到陳毅手裡,一股馨香撲鼻襲來,陳毅喝了兩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頓覺心曠神怡,勞倦頓消,連問:這茶產在哪裡?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們峨眉山的土產,用獨特工藝精製而成。

陳毅又問:加盟茶飲此茶啥個名字?老和尚答:還沒有名字呢!請首長賜個名字吧!陳毅推辭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語,登不得大雅之堂。經老和尚再三請求,茶予茶陳毅高興地說:我看這茶葉形似竹葉,青秀悅目,就叫竹葉青吧!。從此與我國美酒同名的峨眉竹葉青茶,有了自己的名字。

在峨眉山報國寺有一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峨眉山不僅可賞山景品好茶,豐富的茶文化亦很值得探求。

●品質特點

用於製作竹葉青茶的鮮葉十分細嫩,加工工藝十分精細。加盟茶飲一般在清明前35天開採,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鮮葉嫩勻,大小一致。適當攤放後,經高溫殺青、三炒三涼,採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乾燥。使茶葉具有扁直平滑、翠綠顯毫,形似竹葉的特點;再進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觀,內質香氣高鮮;湯色清明茶予茶,滋味濃醇;葉底嫩綠均勻。

竹葉青茶可以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其味清香可口,其色微黃淡綠,其湯晶瑩透亮,具有生津止渴、消熱解毒、化痰的功效。清熱,消炎,利尿通絡。內含皂苷、糖及維生素AC,有清熱、加盟茶飲消炎、利尿通便之功效。


《本草綱目》中稱:味苦寒、無毒。治療小便不通、出刺、決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養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髮。主五林、月經不通、破血塊排膿、痔瘺並瀉血、眼目腫痛及腫毒,治浸淫瘡並婦人陰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